广东省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安全监管体量大、涉及行业领域多,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压力巨大、任务繁重。广东省将信息化作为应急管理“制胜一招”,围绕实战展开攻关,着力实现监测预警“一张图”、视频连线“一张屏”、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信息赋能,监测预警有“助手”
地处南方沿海地区,广东汛期较长,时常遭受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侵袭,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如何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这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答的一道考题。
“要做到精准防范、精准救援、精准救灾,就必须依靠科技。”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中丙说,信息化是广东开创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一招”。
5月10日至14日,广东省遭遇了近20年来最强的5月暴雨。“未来1小时要下雨了,看预报的情况,雨势还不小。”5月10日晚,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清水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圭花在收到应急“一键通”APP的应急响应提示后,立即电话通知住在3个地质灾害点周围的4户村民转移,同时安排村干部挨家挨户劝说,确保群众转移到位。最终,在强降雨和塌方到来前,4户17人全部安全转移。
如何防范暴雨引发的各种灾害,一直是基层防灾减灾难点。广东借助应急“一键通”APP这样的科技手段,正在逐步扭转基层被动应急、匆忙应对的局面。
机构改革以来,广东在大量的实践摸索中建立了短临预警、精细化预报和夜间重点提醒三项机制,探索出针对镇、村的短临与短期精细预报预警机制,逐时对未来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地区进行预警,预警信息直达乡镇,并靶向发布到受降雨影响的村。
科技加持实现精细化预报预警只是广东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完成云茂高速雾区行车诱导系统与卡片集成,实现云茂高速能见度、信号灯、平均风速等数据的查看;完成佛山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集成,实现对佛山灾情风险的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对接深圳有限空间作业平台,实现对深圳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工程、人员等信息的掌握。目前,智慧应急已经渗入广东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科技驱动,监管执法有“抓手”
在佛山市城市安全运行中心,城市安全运行状态“全景画像”引人注目。它整合汇聚了全市35个单位的7493.1万条基础数据、15218万路监控视频、7616公里管网数据,构建了城市安全大数据资源池,构建起城市安全运行态势立体化感知网络。
利用智慧手段摸清底数、排查隐患,助力“百日清零行动”见效已成为广东的一大特色。
“我区135家粉尘涉爆企业及55家重点管控企业已全部安装‘一键通’APP,并完成区应急管理局抽查呼点、镇街逐企呼点工作。”8月18日,广州市南沙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为打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该区督促并指导辖区重点监管企业及粉尘涉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装使用“一键通”APP,实现对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智慧监管”、精准监管。
南沙区要求各镇街通过微信群及常态化安全检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并指导辖区重点监管企业及粉尘涉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装使用“一键通”APP,并要求相关企业负责人保持在线状态,以确保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应答。此外,广东省正着力深化广东数字政府“一网统管”应急专题建设。
数据融合,指挥救援有“帮手”
4月30日,位于广州南沙海鸥岛的无人机缓缓升起,穿过层层高楼,抵达南沙大桥上空。通过无人机摄像头,桥上路况实时画面被同步回传至省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可远程保障五一假期交通安全。
无人机沿着大桥向前飞行,飞行过程中发现桥上正在发生两起交通事故,随着无人机镜头的不断拉近,车牌号码清晰可见,桥上正在发生的交通事故画面也清晰映入眼帘,值班人员通过无人机喊话功能远程指挥调度,桥上的交警根据调度指令快速响应,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恢复交通秩序,保证了整个南沙大桥的交通顺畅。
五一假期正处于广东汛期,天气预报部分区域有强降雨,防御重点在山区及中小河流沿线,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利用广东数字政府“一网统管”应急专题中接入的中国电信部署在全省的23万路天翼应急视频监控、132台无人机、近8000个天翼乡村大喇叭打通了全域感知和应急指挥的“最后一公里”。
机构改革以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全力推进智慧应急建设,聚焦“五大主攻方向”——融合指挥、应急通信、短临预警、全域感知、数据智能,运用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